撰寫研究計劃書的關鍵要素
研究計劃書是指進入大學院后自己想進行的研究內容和記錄該計劃的文件。類似于咱們中國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研究計劃書的格式、字數、頁數等由各個學校自行規定,一般的研究計劃書的構成包括研究標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先行研究、研究方法、期待/預測的結果、參考文獻等。
01研究標題
研究題目是對研究計劃書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給教授的第一印象,并且也是最核心的,無論是研究的目的還是方法都是圍繞著你的標題展開的,要注意題目不要寫的過大過泛,盡可能有具體的落點。
02 研究背景
可以理解為介紹下研究主題的背景及相關現狀,此現狀下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03研究目的
自己是什么時候開始對“研究主題”進行具體化研究,為了明確什么而進行該項研究。
04 先行研究
先行研究在研究計劃中是很重要的,是體現知識儲備的部分。這部分主要描述在研究這個課題時做過哪些準備或是調研。
比如了解這個課題是否已經有人研究過了,有哪些成果或問題。通過前輩的研究結論,能為自己提供哪些觀點和角度。或者找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處,自己后續可以做哪些優化,例如比前人引入了更全面的資料、調查對象等。提出前人研究的不足,更能體現出后續研究的價值。
05研究方法
這部分必須明確研究是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的,要達到自己的研究目的,這個研究方法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可以解決問題。
0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在最后列舉出寫作時所參考或起到作用的文章和資料。日本是非常重視著作權的,所以凡是用到的資料一定要寫到參考文獻中。
文獻可以按照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排序,或發表時間等規則進行排序。